沂蒙之窗:(记者 王珊珊)实现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汇聚推动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历史大潮中,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是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强调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24年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赋予临沂发展新定位、新使命。
8月2日,在奔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着重强调要“高举沂蒙精神大旗”,凝聚共识、引导发展,推动老区建设越来越好。
伟大精神之所以需要弘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贯通了历史、当下与未来。过去能够支撑老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沂蒙精神,今天同样能够转化为临沂砥砺前行、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正如全会所说,“沂蒙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对先烈的缅怀,更是推动发展的旗帜灯塔、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
当前,在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设省区域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新篇章,构成了临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实践战场。
2024年12月30日,“时代楷模”王传喜、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等100名临沂市优秀沂蒙精神践行者名单发布,激发了社会各界践行沂蒙精神的积极性。在新的起点上,新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正在呼吁新的作为、新的典型。
新时期,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就是扛牢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责任,在先进工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展现新风貌、干出新精彩,不断涌现更多体现沂蒙精神的时代先锋。
沂蒙精神蕴含党的初心使命,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就要全面践行党群同心新实践。“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郯城县杨集镇北张庄村,选调生宋振远正是这样做的。这位“00后”党员入村后,看到农忙时节孩子没人管,就开办“沂蒙小课堂”给孩子上课;听到群众说“手头紧,没活干,没钱花”,就和村党支部准备开办杨集煎饼创富工坊。
没钱,没设备,没场地……都是难关。宋振远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起,跑企业拉投资,自己动手改造民房,背着煎饼跑销售,终于将工坊办成了。去年,煎饼工坊年销售额60多万元,为群众提供15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现在,该镇成立强村公司对工坊提档升级,争取了230万元项目资金,并吸纳社会投资,建成后可提供60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
发展才是硬道理。深耕做强13条标志性产业链,以标志性产业链构建“临沂版”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临沂当前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强音符”。弘扬践行沂蒙精神,要在每条赛道、每个领域唱响。
仅仅4分钟,急需用药的学生在网上下单后,由专业无人机装载的药品就送到了。7月10日,仁和堂无人机药品配送航线“首飞”成功。以技术革新赋能医药服务,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正是翔宇集团作为现代医药产业链骨干企业在新时代踏出的关键脚步。
“百年药企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坚守。”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仁和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祥宇介绍,在沂蒙革命根据地时期发展起来的红色“老字号”仁和堂药店,现在已荣膺中国药店前二十强,翔宇集团的医药、连锁、商业均进入全国百强。这位90后企业家认为,“翔宇的成功,是始终将企业党建放在最重要位置,‘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021年6月,翔宇集团投资建成“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馆”,被山东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命名为“山东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应该成为1200万沂蒙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擦亮沂蒙品牌增光添彩。
从环保风暴、产业转型到关税阻碍,临沂鼎泰瓷厂不但“撑下来”,而且“走下去”。“目前,我们年产瓷器4000万件,全年订单不断。”该厂总经理乔良介绍,他们通过设备升级改造、改进生产工艺、开拓海外市场等方式,将市场不断做大。
“我们是沂蒙人,骨子里都是红色的。”乔良说,凭着这股血脉里流淌的精神力量,他们不断升级生产工艺,创新开发的新骨瓷“白、透、亮”,备受国际市场欢迎。今年,鼎泰瓷厂还引入两条智能梭式窑生产线,可实现4小时快速换产、温差控制在±5℃的精密烧制,“过去接单需万件起订,现在千件定制也能保本,我们异形瓷的良品率提升至90%以上。”
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沂蒙儿女将沂蒙精神融入建功新征程、奋进现代化的热潮中,绘就“党群同心”发展新图景,在传承创新中推动沂蒙精神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推动风雨无阻、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从昨天走向明天、从历史走向未来。
编辑:叶彦君
审核:王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