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沂蒙老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
新发现!临沂毛官庄遗址发现首座龙山文化城址
发布时间:2025-02-28  作者:庄佳  阅读:15322次   来源:临沂考古


 近日,经考古发掘确认,位于沂沭河流域的临沂毛官庄遗址发现首座龙山文化城址。

 524a8d41b2d8dc8_750.jpg遗址位置图

  毛官庄遗址位于河东区汤头街道毛官庄东北,原为连绵的土岭,平面略呈椭圆形,面积约14.8万平方米。为配合临滕高速项目建设,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占压遗址区域进行发掘,清理灰坑80座、墓葬40座、房址19座、城墙及壕沟各1处、灰沟3条等,年代包含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周、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

 524a8d5-74361942_750.jpg发掘航拍图

  据介绍,毛官庄遗址新发现主要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遗存,分为墓地、城址和居住址三部分,其关系为墓葬打破城址城墙,城墙下叠压居住址,由此可将聚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Ⅰ期居住址——Ⅱ期城址及相关遗存——Ⅲ期墓葬及其他遗迹。

 524a8d5-4ea20ec9_750.jpg

  墓地包含龙山文化早期墓葬29座,其中27座集中分布。均为土坑竖穴仰身直肢葬,头向为东偏南,排列有序,部分墓葬之间有打破现象。等级较高的墓葬有葬具,为一棺。随葬品数量20件至30件,多置于二层台之上,基本组合为壶、高柄杯、鬶、豆、盆。儿童墓有7座,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几乎无随葬品。从随葬陶器看,墓地时代为龙山文化早期。

 524a8d5-1664bdce_750.jpgF4开口照

  发掘解剖确认,毛官庄遗址为一处龙山文化城址。城址分为内外两圈,此次发掘解剖了南城墙,墙体为生土堆筑而成,呈现中心稍高、内外两侧渐低的缓坡状。城墙之下发现19座房址和12条基槽,为早期居住区。房址为方形基槽地面式,面积多为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

 524a8d5-39b07561_750.jpgF8清理照

  发掘表明,城墙建成后随即在其之上兴建墓地,另有少量房址柱洞等居住现象,反映出城墙功能的多样性特征,对于深入研究史前城址的规划布局以及早期城墙的实际功用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史前城址和早期城墙的认识。通过剖析各类遗迹现象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沂沭河流域台丘状遗址堆积特点、文化内涵和形成过程,为后续与鲁苏豫皖交界区域的堌堆遗址、墩台遗址开展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524a8d6-22019d88_750.jpgM23部分器物组合

  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距今4000年至4600年,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其分布之广泛及对于当时及后世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是当时其他文化所不能比及的。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暨铜石并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极负盛名的文化。

  毛官庄遗址是沂沭河流域经考古发掘确认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填补了本区域缺少龙山时期高等级聚落的空白。该聚落历时性演变清楚,发掘区经历“早期居住——营建城址——兴建墓地”三个大的阶段,遗迹、遗物丰富,早晚及共时关系清楚,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文化过渡、社会转变提供了案例。


编辑:庄佳



审核:王永笑



  • 电话:19853936099  手机:18605390492

    邮箱:ymzcwang@126.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金雀山路64号慧谷时空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sdjzgk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