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临港,生机盎然、万物并秀。在“拼速度、抢工期、促发展”的关键节点,临港区掀起“夏日攻势”,以项目之笔绘高质量发展画卷,交出了一份实干担当、创新突破的“年中答卷”。

7月30日,全区二季度重点项目推进暨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与会人员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看进度、问需求、解难题,在比学赶超中凝聚发展共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项目观摩,更是一场围绕五大产业链的“大比武”,再次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1天时间,30个项目,行程紧凑、步履铿锵。足迹所至,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目光所及,转型升级的活力、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处处涌动着激荡澎湃的发展动能。
比三伏天更热的,是项目建设现场的热火朝天。从机器轰鸣的精品钢产业基地到科技感十足的新材料实验室,从智能化的装备制造车间到日新月异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一幅幅生动的建设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发展数据,展现出临港强劲的发展脉动,诠释着临港无限的发展潜力,勾勒出临港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拼速度、比质量,一批项目刷新“进度条”。本次观摩的30个重点项目呈现以下三大鲜明特点:
项目推进更加高效。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华兴源船板仅用11个月建成投产,永锋钢焦一体化、高强钢热处理、有色金属10万吨高端不锈钢无缝管、玫德临沂50万吨球墨铸管等重大项目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新记录”。
标志性产业链更加完善。紧紧围绕链主企业,强招引、上项目、延链条,钢铁产业链已成型成势,集群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全产业链“新生态”初步形成。
科技赋能更加有力。众多项目投资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工艺设备先进,部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钢永锋联合头部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三丰新材料建有“院士工作站”,华兴源船板拥有国际专利,科技创新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强动能。

产业链上的项目,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产业才能聚链成群、蓄势赋能。从链式发展到集群聚集,临港区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抓手,实现了从单一项目突破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跨越式转变,逐步培育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赋能,共同构筑起临港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矩阵。
精品钢产业链,绿色转型开新局。在山能永锋钢焦一体化项目现场,与会人员感受到了精品钢产业链的强劲脉动。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达产后年可产干全焦180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一个大型焦化项目,更是精品钢产业链的“火车头”。目前,精品钢产业链已集聚规上企业10家、重点在建项目20个,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发展势头壮大成势。

建材产业链,绿色安居亮点纷呈。厉家寨二路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区交通布局,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临港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将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场所;锦绣嘉园官庄片区项目通过集中安置,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智能制造产业链,数智融合赋新能。山东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服务中心项目,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打造专家公寓、多功能酒店和商业综合体,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支撑,以智能化生产为引领,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为全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半年,智能制造产业链实现产值22.4亿元。

新材料战新产业链,创新驱动谱新篇。山东域潇锆铪新材料氧氯化锆、氧化锆及锆产品产业链项目,依托域潇集团在莫桑比克的矿产资源优势,采用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高纯度锆铪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山东三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8万吨高分子材料助剂系列产品项目,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与中科院合作,在抗氧剂新产品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通过欧盟REACH注册。新材料战新产业链已培育规上企业18家,上半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6.6亿元。

木业、食品产业链,特色产业促共富。临沂君临食品年产20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依托临港及周边区域丰富的畜禽养殖基础,形成了“原料基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链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助力临港食品产业集群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促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发展格局。上半年,木业、食品产业链实现产值15.7亿元,新增落地项目4个。
产业链协同发展,优质服务催生“接续投资热潮”。
去年8月,山东临港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高端不锈钢金属材料项目顺利投产,实现当日投产即连续稳定运行。今年4月,企业乘势而上,再次投资年产10万吨高端不锈钢无缝管项目,并加速推进不锈钢下游高端新项目的规划建设。

该项目依托公司年产 70 万吨高端不锈钢棒线材项目的原材料供应,实现“原料短流程直供”,推动管件加工、法兰制造等下游配套项目集聚,加速形成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个10万吨高端不锈钢无缝管项目预计今年8月即可建成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4个月时间,再次刷新了“临港速度”的纪录。
是什么让企业在临港区持续加码?
“临港区的服务让我们敢投、愿投、放心投!”盛阳集团项目负责人由衷表示。从土地审批到厂房建设,从人才引进到技术对接,项目帮扶专班全程跟进,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吃下“定心丸”。这种“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服务模式,正是企业持续追加投资的关键所在。
优质服务与硬核产业的深度融合,这里的“临港效率”不是口号而是常态。
当深途新能源重卡项目面临燃气管道改道难题时,临港区科技创新局迅速行动,短时间内便敲定最优方案,确保项目如期推进;当企业订单激增、停车场地告急,区城投集团立即协调资源,短短两周建成标准化临时停车场,解了燃眉之急。
服务企业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从“管家式”到“伙伴式”的服务升级,正如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所言:“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企业发展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时刻以‘问题不过夜、服务不打烊’的担当,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行走在各个项目现场,最打动人的不仅是火热的生产场景,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速度与激情”。从单个项目突破到全链条集聚,从传统产业转型到新兴产业崛起,临港区正以六大产业链为骨架,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

发展数据亮眼,奋进脚步不停。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GDP增速6.8%,居全市第1;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44.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居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居全市第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9%,增幅居全市第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居全市第3。

激情涌动处,奋进正当时。这场推进会,是检阅、是冲锋,更是激发了全区上下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情。全区上下将提振信心、鼓足干劲,持续锚定“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奋斗目标,聚焦“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企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力,奋力以临港一域之光,为临沂全局添彩。(临港区信息宣传办 崔梦莹)